“部分河段可能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有淹没下游居民住房可能……”
指挥组根据天气和水势变化进行研讨
为全面提升应对暴雨洪水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4月17日,毕节市水文水资源局在白甫河组织开展2025年度水文综合应急监测演练。本次演练聚焦新技术装备实战应用与多部门协同作战,通过模拟极端天气下的水文监测场景,全面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毕节市水文水资源局水文综合应急演练队伍
科技赋能,打造应急监测“尖兵利器”
演练现场,无人机快速升空,实时回传受灾区域高清影像;无人船搭载智能测深设备,快速测量水下地形;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在湍流中完成断面流量速测;水下机器人潜入复杂水域,成功排查疑似险情隐患。此外,便携式移动测流设备、便携式水质监测仪等设备同步投入实战,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新技术大幅提升了数据采集效率和安全性,为抢险决策争取了黄金时间。”应急监测组组长杨善林介绍到。
水量应急监测组正在进行水位和流量监测
水量应急监测组正在进行无人机测流设备安装
多线协同,淬炼实战应急“硬核能力”
本次演练模拟流域遭遇暴雨,引发水位暴涨。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监测预案,水情预报组、水量应急监测组、水质监测组分工协作:水量应急监测组完成临时断面布设、水尺安装与数据监测;水情预报组进行滚动预报,结合平台数据动态分析,生成洪水预报成果;水质监测组完成水质生物综合毒性指标监测。现场紧张有序,全面锤炼水文队伍在高压环境下的应变能力。
水量应急监测组正在调试一体化雨水情监测设备
以练促战,筑牢防汛减灾“智慧防线”
“演练不是‘演戏’,而是对预案可行性的压力测试。”本次演练共调集6类先进设备、30余名技术骨干,验证了应急预案在极端天气下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是对新技术装备的“大考”,更是对水文监测现代化转型的一次生动诠释,为即将到来的主汛期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毕节市水文水资源局将针对演练中暴露的盲区和短板,开展专项培训,持续优化应急监测机制,提升监测技术水平,以实际行动守护江河安澜。
水质监测组正在进行水质生物综合毒性指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