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我们迎来了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黔南州水文水资源局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积极开展针对性强、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安全月活动,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筑牢黔南水文安全生产防线,保障黔南水文各项工作安全、有序推进。根据省局202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结合黔南局目前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我谈一谈自己对于“讲安全、会应急”的体会和认识。
一、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夯实安全发展理念
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生命重于泰山,安全事故往往就是由于人们对隐患的漠视而发生,我认为只有做到人人懂安全、会安全,才能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抓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发挥带头作用,团结各位班子成员,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加强学习,做到理论上学深,思想上悟透。在安全生产知识学习方面,州局每月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及水利部四十七条、省安委会六十条具体措施,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组织策划系列宣传活动、积极参与水利网络知识竞赛、安全生产教育基地应急演练等。使得干部职工在学习中形成强烈的安全共识,在答题中加深对安全生产知识的认识,在演练中提升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防护技能,进一步强化全局干部职工安全意识,不把别人的“事故”当“故事”,从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力求将“安全弦”绷到心坎上,让“安全生产月”成为提升安全素质的“促进月”。
二是要落实责任,强化担当。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是一个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风向标。作为党委书记,必须亲自抓、负总责,身体力行真正做到“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黔南州局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省水利厅、省局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成立由“一把手”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多措并举抓实安全生产常态化工作,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领导小组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责任网,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担当,促进各项工作安全推进。
二、结合实际,精心组织谋划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不是纸上谈兵,需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将安全落实到具体生产实践中,一刻不松、一丝不苟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机制抓安全。州局紧紧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研判重大事故隐患风险,推动防控措施落细落实,制定了《黔南自治州水文水资源局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黔南州水文水资源局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一月一调度”通报、重点约谈、专项整治检查等工作机制。同时,积极创新监管手段,进一步探索符合黔南水文工作实际的监管措施,重点督查关键领域,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此外,州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及有关新要求,持续加强安全责任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及事故应急预案。通过建立系列工作机制,让“安全生产月”成为落实安全责任的“推动月”。
二是聚焦关键环节稳安全。重点围绕水文在建工程、消防设施、水文测验设施、野外涉水作业监管、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危险药品安全存放、外包运行维护活动和汛期安全等领域,各科室、测站各月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台账。局机关和测站上下一心,铺好安全生产网,从源头切断安全隐患,保障工作正常运转。
三是用好现代技术保安全。随着水文现代化发展,提升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先进仪器设备监测,降低水文人工作安全风险是关键。通过不断加强对无人机、ADCP、双轨雷达等先进测量仪器的学习操练,以及对各类远程操控系统的运用,形成“利用监测仪器为主、人工为辅,线上操作为主、现场作业为辅”工作机制,逐步取代传统工作方式,增加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促安全。通过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与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网络答题、“水安将军”趣味答题和“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网络知识竞赛;在局机关、基本测站悬挂“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宣传横幅,大力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等应知应会知识常识,积极营造“时时讲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需要依靠全局干部职工凝聚一心、共同打造。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生产理念,以“钉钉子”精神抓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履行“三个必须”法定责任,全面落实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推进水利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着力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黔南水文行业安全生产持续平稳向好,为黔南水文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