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消除事故隐患 筑牢安全防线
一把手谈安全生产——毕节:增强安全意识 提升应急能力 切实为推进水文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安全生产是我们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我们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的坚实基础。今年6月是我国第22个“安全生产月”,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强调以社会中个人为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从个人做起,切实发挥主人翁意识,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应急监测能力,不断构建起整个社会的安全生产稳定大局。

对于我们水文行业来说,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安全生产月“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主题,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细落实,进一步提升水文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坚持以每个月组织召开的政治业务学习会、安全生产工作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为契机,深入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最新论述等的学习和贯彻,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等系列安全生产专题片,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推进,开展系列特色活动,进一步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树立安全文化理念,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生命重于泰山”重要论述作为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理论基础,结合岗位工作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内容,不断提升从上至下所有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二、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针对水文行业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按照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健全组织,落实行业监管制度,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和分解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书,切实将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责任到岗到人,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覆盖。

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树立人人讲安全的意识

所谓人人讲安全,就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起安全意识,时时把安全意识挂在心里。意识指导行动,安全宣传工作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的一种重要手段。要经常讲、年年讲、月月讲,不厌其烦地讲。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安全生产知识,要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同时要担负好领导指导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对于年轻职工更要重点宣传。宣传的形式也要经常更新,多一些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宣传。要组织开展警示教育,用血的案例经常不断地教育职工,使每个职工永远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做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才能做到将安全生产原则真正地贯彻到底。只有职工从思想上永恒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才能有他们遵章守规的安全行为。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强力抓手,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带动作用。使单位职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意识、管理和作业技能水平,层层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四、健全预防机制,全面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个个会应急,强调的是我们每个人对于紧急事态发生时的处理能力,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和现场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在事故发生时如何采取措施尽可能控制住局面,在无法控制时,则需要具备紧急避险逃生的能力,在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而自己具备施救的条件和必要性时,需具备一定的急救能力。所有的这些能力提升,都离不开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日常开展的演练。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规程及应急预案,并严格按应急预案开展演练。应急演练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的原则。同时不断增强应急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事前预防与事后救援并重,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配备必需的设施设备,及时补充各项安全、防汛等耗材,尤其要注意灭火器、消防栓、救生衣、卫星电话、防汛应急物资的补充。

五、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紧盯水文测洪报汛、高空维护检修作业、危化品存储管理、车辆运行维护管理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分析研判,全面摸清排查清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明确整改责任人,要具体抓、认真抓,落实、落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综合运用“水利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贵州省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控制系统”等平台,围绕在建工程、消防安全、车辆安全、巡测维护、水文(位)站点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建好用好安全生产问题隐患 “三张清单”,主动开展和推动问题隐患动态排查、动态整治、动态清零。全面摸清底数,建立信息化台账,挂账销号管理,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

六、加强安全生产保障和监管能力建设,确保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到位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保障和监管能力建设,确保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到位。一是改进监管方式,强化监管检查和跟踪问效,全面深入推进“安全监管+信息化”模式,积极运用水利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动态更新问题隐患清单、制度措施清单、监管责任人“三个清单”,对重点问题、重大隐患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督促彻底解决,鼓励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全员参与监督的监管模式。二是严格监督检查。特别是对防汛抗旱、在建工程等重点领域和部位进行督查,敢于坚持原则依法执法,敢于向违法违规行为叫停,绝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迁就。三是严抓整改落实。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责任部门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按时完成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整改落实“回头看”,对隐患排查不彻底、整改不到位的部门进行通报,对个人予以惩处,使其认真对待。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使得安全生产形成良性循环,使安全检查不流于形式,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也在监督检查中得以提高。

生命健康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不容忽视!我们每个人都把安全生产的各项准则牢记在心,将安全生产规范落到实处,才能让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防范重大风险为主线,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生产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防微杜渐,不断深入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强化排查治理成果,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持久长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